2025芒种作文的特点(经典6篇)。
芒种作文的特点 篇1
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春种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收、种交替,样样都忙,故名“芒种”。这不,趁这个周末,我就随父母去农村体验了一把芒种时节的农事生活。
车轱辘飞速滚动,穿越一座座苍翠欲滴的山丘,眼前的景致越来越熟悉,目的地快到了。一下车,一阵阵热浪夹杂着这个节气特有的乡土味扑面而来。田埂间,农民伯伯们早已开工,忙碌地穿梭在那一片金灿灿的麦田中。有的在收割麦子;有的在用机器打麦;有的在晒麦——他们将麦子铺得那么均匀,没有一丝漏洞,仿佛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有的将收割下来的麦子用绳子捆成稻草人,齐刷刷地放在公路两旁,像极了一个个站岗的卫兵;还有的在田间那头,熟练地洒下秋收的种子……一片繁忙的景象!
看着忙碌的身影,我也来了兴致,跟随着叔叔婶婶们上山去拗脚骨笋。只见他们头戴斗笠,面裹湿巾,扎着长裤长袖,这般“全副武装”着实让我纳闷。来到山上我才发现,这里杂草丛生,山蚁、蚊子,还有那素未谋面的`各类昆虫多得超乎我想象,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处,令人毛骨悚然。短短几分钟,还没拗到两斤笋,我就被攻击得面目全非,裸露的头上、手臂上、脚上长出几十个疱疹。听前辈们说:这个节气也是昆虫类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再看叔叔婶婶们,装备让他们躲过了蛇虫的侵扰,但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身上冒出来,汗水湿透了衣背。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出现在餐桌上的美味脚骨笋是来得如此不易!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战利品”从田间山头满载而归。他们坐在院落里有说有笑,交流着劳作经验、分享着劳动果实。这时,隔壁的李大妈拿来一筐刚从枇杷树上摘下的果子,我尝了一口,满酱、淳香清甜,比水果店里买的新鲜百倍。叔叔婶婶则拿出一捆捆刚拗来的脚骨笋与大妈分享,好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啊!
从他们的谈笑风生中,从他们洋溢着幸福的脸上,我读懂了生活的苦乐交替——只要辛勤耕种,就一定会有收获!就好比我们在求学路上,有时候会觉得很苦很累,但每当获得一次次肯定,攻破一道道难题,那滋味不就是忙中的乐趣嘛!
芒种作文的特点 篇2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布谷鸟的叫声,唤醒了熟睡的人们。天还没亮,沙沙的磨镰声已经响起。
爸爸也点了灯,用草根擦了擦镰刀,磨起刀来。
“芒种前后麦子熟,男女老少收割忙。”割麦的人们踩着鱼肚白来到了麦田。
我和爸爸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这田间的风光牢牢的拴住了我们的视线。一眼望去,整个大地披上了金黄色的锦缎。一丘一丘的.田野铺盖着视野,大片大片的麦浪在微风里摇曳着金浪,随风飘来的气味混杂着麦穗的味道,我的鼻子立刻接受了这清新的洗礼,心情舒畅极了。你瞧!那密密匝匝的细碎的白花绽放在无际的金海中,那是耕作者将身躯埋在田间。
“开始吧!”爸爸对我说。他顺手给了我一把锃亮的镰刀。只见他用镰刀收搳时,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手抓麦子搳,搳完一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麦子,又将麦子放在原先打好的麦窋子里,然后取出稻绳,麻利地把麦子一捆一捆捆好,再放到田边,堆成一座金黄的小山。
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割麦子。弯下腰,左手拢着麦稞,右手拿镰刀,潇洒的一使劲,“呼啦”一声,一大把麦棵便顺势倒在手里,那真叫个痛快。“注意分寸,小心一点儿。稍一疏忽,镰刀就会划伤自己的脚哦。”爸爸笑了笑提醒我。
在地里割麦,顶着烈日暴晒,汗水一把一把顺着裤管往地里流。
收完麦子,已是黄昏之后。火辣辣的南风,裹满了幸福的人们的欢声笑语,麦子的清香又将收割的人们带入了芒种那“忙种”的喜悦之中,将我们带入了一群跳跃的、欢快的音符之中。
芒种作文的特点 篇3
天还没有亮,爷爷就点了油灯,用木贼草擦去镰刀上的铁锈,沙沙地磨了起来。在这沙沙声中,村庄慢慢醒来。
割麦的人们踩着露水出发了。
麦地里,挥舞着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缓缓地,朝着地平线,推动着一波接着一波的麦浪。
相随其后的人们,要立即把麦子捆成麦把,肩挑手推,送回家中的麦场。
屋前的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吹喝着,赶着牛碾谷。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抢收、抢运、抢晒,芒种是一年最忙之时。
地里的人们回家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女人们做好饭菜,装在竹盒里,用扁担挑着,孩童们抱着盛了汤的瓦罐,跟着一路小跑,“妇姑荷革食,童稚携壶浆。相随晌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的《观刈麦》,写的就是这个情形。
麦收之后,来不及庆祝丰收,必须立即把麦地耕了,放了水,淹成水田。要插秧了。
跟割麦不同,插秧时,人们的心情要愉快多了,完全不用担心天气的剧变。男人们只负责运送秧苗。插秧,那是女人们的事了。她们高高地挽起裤脚,站在田埂上,排成长长一队。“暖—”一声号子高昂地响起,人们应声相和,手舞之,足蹈之,踏着节奏,波浪一般往前。这波浪,仿佛永无止境。当黑夜来临,人们燃起了无数的火把,那古老的歌声,从村外响到村里。插秧的日子,像是狂欢节,没有人会去睡觉,他们燃起髯火,唱着、笑着—男人们趁着把一捆一捆的秧苗投向插秧人身旁的'机会,让泥水溅在他所喜欢的女子的身上、脸上,女子们也会冷不防,抓一把泥巴扔向他们赤裸的胸.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麦地变作了秧田之后,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为了秋天的稻子有个好的收成,人们有个小小的祭祀,说是安苗,请神灵护佑禾苗能平安生长,其实也是对自己忙碌之后的一个奖励。家家户户用新麦面,捏成家禽牲畜,用蔬菜点染上颜色,蒸熟了,祭祀各路神仙。祭礼结束,端上馒头糕点,瓜果鱼肉,斟满青梅酒,相互劝饮着,慢慢醉去。
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卸,花神退位。特别是闺中的儿女,早早便把自己打扮一新,用花瓣柳条编成轿马,或用绞罗绸缎叠成族旗彩蟠,系在房前屋后的树上,为花神饯行。多愁如林黛玉的,甚至还会收罗残花落瓣,洒泪葬花。花落如雨之时,天空中传来百舌鸟一声声“春去也,春去也”’的鸣叫。这种能够唱出一百二十多种音调的小鸟,自此之后,将一言不发,直到明年春天再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芒种过后,便是梅雨季节了。油纸的雨衣要甲竹竿挑起来晾着,皮货毛衣也要赶紧埋到灰堆中,免得受潮。
弓上的弦要松下来,紧绷的弓弩容易被湿气霉坏。蚊虫也嘿缨嗡嗡地多了,得赶紧在门媚上挂上艾草或者葛蒲。
梅雨是应该下到小暑之后的,若是只下个七八天,便戛然而止,这就是大旱的征兆。如果这样,便要举行“大雩”之祀了。
乐师预备了乐器,衙役准备好仪仗,官吏百姓相拥出城,来到郊外的河边,先是沐浴,然后陆续前往专为祈雨的粤台之下。乐师们奏起琴、瑟、管、箫,武士们舞起干、戚、戈、羽,少男少女们,踏着节拍,随乐而舞,边舞边呼:“雨”、“雨”、“雨”—簇拥在零台四周的人们应声相和,呼喊之声,响遏行云。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孔子询问弟子们的志向时,曾哲这样回答。于他而言,零台上的歌舞,已经不是一种仪式,而是关于敬畏、仁爱和返朴归真的象征—对此,孔子表示深深赞许。
芒种作文的特点 篇4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的到来表示仲夏的时节正式开始了,在这时候,雨量充沛、气温子也会逐渐升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芒种这个节气吧!
芒种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季节,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烘烤着,天上没有一片云,没有一丝风,知了也仿佛嗓子干渴,不再吟唱。此时田野上的收割机在不停地收麦,农民伯伯们在不停地打理麦子,丝毫没有累的意思。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赶忙收割呢?因为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高,若被雨水灾冲垮,那些小麦就会落粒、穗上发霉。这可是农民们最不想遇到的,前些段他们的日益劳动会因此毁于一旦。
最近,天气非常的热,太阳在空中放肆地散发光芒,使人满头大汗。我也会经常幻想农民伯伯在这个大热天下该怎样劳动呢?每天,我们上下课时,太阳光从窗户透射过来,散落在我们身上,这样的感觉太难受了。汗水一滴一滴地顺着脸颊滑落,有毅力的.同学根本不在乎,依就认真听课。等到期末考试我们的“芒种”时节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而那些因为热就不能真正投入学习中的人,就不会在“芒种“时有好结果。
芒种其是是一个丰收的节气,而我们,只有在这些天努力学习,肯下功夫,在期末考试时才能绽放脑脸上的笑容。
芒种作文的特点 篇5
安安的爷爷今年93岁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安安有时与爷爷谈话,总要喊好几遍,爷爷才能听清楚。安安的奶奶今年82岁了,身体十分健康,能上山砍柴,也能下地种田。安安的爸爸妈妈从安安5岁起就没有来看过安安了,每次安安问为什么,爸爸妈妈总说他们太忙了,没时间。他们具体忙什么,安安也不知道。
今天,安安被门口的大黄狗吵醒了。洗漱好后,安安站在门口,看见奶奶正在院子里劈柴。奶奶一边劈柴一边对安安说:“厨房里有早饭。”“哦。”安安一边回答一边朝厨房走去。吃好早饭,奶奶对安安说:“安安,今天是芒种,要不要和奶奶一起去地?”“好!”
安安答应了。出门前,奶奶给安安戴上了草帽。走了一公里,安安和奶奶来到了麦地,奶奶负责割麦,安安负责把麦子装进袋子里。安安累了就坐在麦地里,看着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的飘着。这时,天空中飞来了一只黄蝴蝶,安安就追着黄蝴蝶跑。跑累了,安安听见奶奶在远处叫:“安安,回家吃饭了!”听完这话,安安立马跑回了麦地,和奶奶手牵着手,回家了。今天中午,奶奶烧了安安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下午,安安又和奶奶一起去麦地割麦。晚上,奶奶接了一个电话,就催促安安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安安又被门口的.大黄狗吵醒了,洗漱好后,安安又站在门口,只见从远处驶来一辆汽车,停在安安家门口。从车上下一对夫妇,安安认得他们,他们是安安的爸爸妈妈,可爸爸妈妈怎么来了呢?原来,他们是来接安安去城里念小学的,安安依依不舍地向爷爷奶奶告别了。
转眼 20年过去了,安安已是一位作家了,而爷爷奶奶却永远离开了安安,可安安是多么怀念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啊!于是,安安写了一本书,叫《芒种》。
芒种作文的特点 篇6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的六月六日左右。俗话说的好:芒种芒种,连割带种。农作物成熟期短,需要抓紧抢收。因此,“芒种”既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田间劳动。
我的老家在山东,那里盛产小麦。爷爷田里的麦子成熟了,远远看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一波又一波的麦浪在前进,由于麦芒太硬,鸟儿都不敢停歇,真是“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爷爷看着这片金黄的稻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人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时候女人在家里提前把饭做好,装在保温盒里,带到田里去。爷爷把家里的劳动能手都叫上,天还没有亮,就打着手电筒,拿着镰刀出去了。我也想去体验下,和家人一起来到田间,爷爷给我做了示范动作,我心里直嘀咕:割麦有啥难,真小看人!一定要跟上你们,起码不能落得太远,让你们瞧瞧。照着爷爷的样子,我绷直腿,弯下腰,低着头,还闭紧嘴唇,“刷刷”地割了起来。
没过多久,冒出来的汗珠就汇成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趁着擦汗的工夫,我抬头一望:啊呀!爷爷把我落下了好大一截。我赶紧又弯下腰,咬紧牙关,拼命地挥动起镰刀,虽然热得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也不敢歇一歇。看到我身后堆积如山的麦子,我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芒种时节是忙收又忙种的时节,也是一年中最为繁忙、辛苦的时节,体会了“芒种忙收,日夜不休”的含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着沉甸甸的麦穗,我们心中又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