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句子网 > 教学资料 > 导航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4-04-26

相关推荐

[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一。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只有写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现出教学意图,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一》,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已经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挑选了以下相关资料:“[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一”。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我们会随时发布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教学 2、3、4、6的乘法口诀时,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对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

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错。我没有按书上的图片进行教学,而是举了个:我们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课堂上学生学的十分到位。最后让学生自学例2、例3的情境图巩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为对乘法意义教学比较到位,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又比较注重学生对图、口诀、算式的理解,既对几个几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学生对“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够准确在进行列式。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其次,注重课堂的调控。有些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已经能背诵,而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却毫无所知,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课堂教学时较难控制。教学时,我把教师讲解的重点放在乘法的意义,编制口诀的方法,记忆方法的引导上。把口诀的记忆放手让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同桌、小组成员记熟口诀。这样,因为教师讲解的是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听得也比较专心,而竞赛、互助等形式又使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不会背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激励下也能迅速提高。

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教学中,注重实际的操作,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再如,像口诀“五四二十”,“二五得十”我也允许这样的说法出现,因为我们只是习惯上说“四五二十”,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对错之分。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说法,提示他们我们的习惯说法是后者。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觉得这不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对于年龄处于第一逆反期的学生来说,会更利于他们接受,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发散。

小编推荐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系列


要求教学计划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教案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怎样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呢?这是小编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一篇名为“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的文章,您的家庭健康方案可以与朋友分享他们会感激的!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篇1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以及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分数乘法(一)的主要内容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沟通,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时,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实现新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课前复习设计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我指导学生联系旧知再小组中自行探究,例如:教学1/5×3,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3个1/5相加的和,也就是求1/5+1/5+1/5是多少,并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得出1+1+1/5,然后让学生分析分子部分3个1连加就是3×1,并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特别是1/5×3与3×1/5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为什么“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一练3/7×2,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二、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具体情境,来呈现对分数乘法意义的多种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则显得重要。如:教科书第22页第1题:一个图片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片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虽然,学生列出1/5×3或3×1/5解决了问题,但一定要让学生联系本题情境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三、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在书写顺序中应该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学习乘法的认识时就取消了乘数和被乘数的区别,3×5既可以解释为3个5,也可以解释为5个3,学生借助具体情境认识到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本册教材第22页第1题:一个图片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片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教学时,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让学生列式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然后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在上数学课时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这是一节计算课,看似很简单。可是,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并不理想。从学生第一次完成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结果上约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没约到最简、或没约分。所以我应出示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在过程上约分的优越性与简便性。从而养成优化方法的习惯。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篇2

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它能进一步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面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分数混合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和求比一个数的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做到一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数形结合

本单元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我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例3是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若只是空洞地讲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画了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公顷的地,先让学生找出1/2公顷有多大,用阴影部分表示,有的竖着分,有的横着分,再找出1/2公顷的1/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用反方向的阴影部分表示。再观察两个阴影重叠部分占了整个1公顷地几分之几,用虚线分好,这样占了1公顷地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公顷。结合图示法学生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注重解法多样化,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注重算法、解决多样化,让学生更爱动脑,数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例如在教学例9这类求地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画出线段图,看图思考有哪些解法。有的学生想到了可以用单位“1”乘对应分率得到对应的具体的量,有的学生想到可以用单位“1”加上或减去多或少的部分得到对应的具体的量,也有的学生想到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多份是多少的办法。这样集中各个学生的思维,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三种方法,解题时可选择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下,大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较好,只是每次解决问题我基本都让学生画出线段,借助线段图学生较为容易就能解决了,但有的学生比较懒不肯画线段图而往往出错,因为这样的线段图并没有在他脑海中形成,这是我教学中的困惑,我将继续研究。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篇3

学好应用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分析思维能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是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起始内容,是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

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他们对教材也会有不同的

理解。学生的这种不同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画线段图,后尝试解答,再合作研讨。如:在计算我班参加田径队的有多少人,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两种解法:(1)49÷7×2(2)49× 。于是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并要求他们讲讲自己解题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同学们在合作探讨中清楚地认识了两种求法实际上都是求49的2/7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

三、精心练习,追求高效。

如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有用,学习数学有价值。我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相关练

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新颖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问题,通过尝试计算我们班参加烹饪组的有多少人、参加田径队的有多少人,为学生创造了学数学的氛围,又巩固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渗透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选择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我们应从学的层面对教材进行学习化的加工,应站在学材的视角上对教材从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多个角度作出理性重构,努力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喜欢。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探求的空间,有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我们还要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学数学有用。总之,我们要努力让数学课堂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动力的殿堂!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篇4

大家都知道,六年级的数学课,老师们都不愿意教,因为这是小学阶段知识的综合,特别是本册教材,有很多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即使会方法,以前的知识如果学不好,成绩也很难提高。从开学到现在,每上完一节数学课,我和胡老师、薛老师都要进行交流反思。要讲《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了,我们三个在交流着教学方法。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一改过去先讲课本例题的做法,自己编了一道跟学生生活相关的题目。所以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这样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2、教学中先复习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铺垫后进入新课。例题教学时充分的相信学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学中定点找准单位“1”,理解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与单位“1”的关系。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积极表达,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形式完成了任务。总的来说,效果比想象的要好多了。

教学中的不足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线段图的画法有错误:

第一; 已知条件没有标清或问题没有标出;

第二;不知道该画几条线段;

为此,在练习中我让学生自己画图那然后大家一起评,找出画的不合理的地方一起改,加深印象。本节课中,多数学生都会列算式,画图吃力,看来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需要多做题吧。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篇5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连乘以及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沟通,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时,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实现新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课前复习设计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我指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然后在小组中自行探究,例如:教学3/10×3,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3个3/10相加的和,也就是求3/10+3/10+3/10是多少,并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得出3+3+3/10,然后让学生分析分子部分3个3连加就是3×3,并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特别是3/10×3与3×3/10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为什么“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一练3/7×2,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二、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具体情境,来呈现对分数乘法意义的多种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则显得重要。如:一个图片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片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虽然,学生列出1/5×3或3×1/5解决了问题,但一定要让学生联系本题情境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三、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在书写顺序中应该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

小学数学学习乘法的认识时就取消了乘数和被乘数的区别,3×5既可以解释为3个5,也可以解释为5个3,学生借助具体情境认识到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图片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片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教学时,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让学生列式可以是1/5×3也可以是3×1/5。然后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在上数学课时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这是一节计算课,看似很简单。可是,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并不理想。从学生第一次完成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结果上约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没约到最简、或没约分。所以我应出示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在过程上约分的优越性与简便性。从而养成优化方法的习惯。还有的同学习惯用加法,应引导同学明白乘法的简便。

排序教学反思4篇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排序教学反思”网络文章大家一定要看看。课前做好准备,能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老师们一般都会撰写教案来为课堂做好准备。教案可以梳理知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人的文章待您来品味!

排序教学反思 篇1

这次给孩子们上的是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活动过程先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让幼儿初步感知什么是规律,什么叫按规律排序。在导入部分应该让幼儿进行总结或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这样能让幼儿的印象更深刻。然后出示一列小火车,请幼儿说一说小火车车厢上的东西是按什么规律排得,为后面的练习进行铺垫。在这个环节上,我忽略了一点,在教具的设计上我没有把小火车的车厢或是火车轮子也按规律排列起来,使得幼儿没有很快的找出规律。

第二个环节是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排序。每个幼儿都有一份操作卡,难度不一,幼儿有了前面的经验积累,有些幼儿完成的还比较好,但对于另一些幼儿来说难度还是太大,在操作卡的设计上还应该更简单一些。在操作之前老师要面对幼儿进行示范,以便幼儿能更好的进行操作。

最后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让幼儿切实的操作,幼儿能积极的投入其中,有个别幼儿能想出不同的规律来,但是大多数幼儿只想到了一种单一的方法。可能是前面的引导还不够,导致很多幼儿的思维狭隘,单一。

这节课虽然还算成功,但是孩子未能进行举一反三灵活多样操作。在每个环节结束时没有及时的进行总结,以致于在孩子的脑海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要继续让幼儿练习排序。

排序教学反思 篇2

几年前听过这节数学活动,对课上老师的娓娓道来和小朋友的积极参与还记忆深刻。所以这次对家长开放活动想着也克隆一回。说干就干,我找到原来的听课记录,凭记录和记忆开始了课前准备。扑克牌手边就有,就先不考虑了。四种花色标记,就画了35个。最后查牌的大汽车卡片没有,再画。班上35个孩子就要画35辆汽车,不知不觉我的手就有点酸了。一直忙到下午终于万事具备—都准备好了。

活动开始了,胸口贴上花色标记的小朋友格外地兴奋。我用眼神示意他们安静,他们抿着小嘴忍住笑意。我以旅行社大导游身份开始了导入。接下来是认识四花色,按花色分类,按顺序给各排扑克牌排队等等。孩子们特别积极,每每我一提出问题,就举起了好多小手,一时间我不知道叫谁好了。没被请到的孩子叹了口气,令我有点难过。下面的家长也两眼紧盯着自己的孩子和黑板上的题目,看到自己孩子回答对了,脸上一抹笑,没被请到的则有些失落的样子。看来家长也很情绪化了。

最后是操作活动选旅客(扑克牌)并送旅客(扑克牌)上车。孩子们孩子观察,怎么贴牌,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赶过来帮助了。一会儿完成了,纷纷到我面前询问:老师,啊对?一节活动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

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

一、活动材料来源与生活。

扑克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常会看见家长用扑克牌进行娱乐。另外我还提前发通知请家长引导孩子玩比大小的游戏,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扑克牌。所以当我出示扑克牌时,孩子们都感到既熟悉又兴奋。这些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活动开始,我以大导游的身份引导幼儿当小导游去认识四种花色。这样的游戏性语言轻松愉快,幼儿很快被吸引到活动中来。过程中,我以报名参加旅行社,按规律排队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掌握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活动结束时,又以排队坐大汽车的游戏,巩固了看标志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缺点:

一、由于课前考虑不周全,选择的四张教学用的扑克牌和小朋友手中的扑克牌造成了冲突,致使幼儿在排序时造成了麻烦。

二、最后的送客人上车贴牌活动,有的幼儿找错了花色就使得同伴没有了相应的牌。所以应该多准备一些扑克牌,允许幼儿出错和改正。

排序教学反思 篇3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幼儿一次拍手。男的拍1下。女的拍2下,依次拍下去。

2、集体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拍手的嘛?(按规律排序的方法拍手的)

创设情境:今天,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飞到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排队呢?怎么排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小结:我们可以按规律排序的方法来排队,如:ABBABB。。。或大小小大小小。。。。。。

3、分组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手来排一排呢?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很多不同的材料。

第五组与第六组:用油画棒画珠糖,选着两种颜色进行有规律排序。

排序教学反思 篇4

本次数学活动是操作性很强的一次活动,活动中主要通过引导幼儿在帮助小兔子把裙子排排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乐于动手操作,从而学习将物体按ab、aabb规律进行排序,并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体验按规律排序带来的乐趣。 按规律排序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些难度的,幼儿虽然能够用小眼睛看出排列的规律,但是不能较好地用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我们主要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学习与理解。活动中,创设的情境“请你帮帮小兔子”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启发幼儿思考问题。在学习与理解中,对于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我们请他来动手操作排一排,再引导幼儿一起检验。在多次个别操作和集体操作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浓厚,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操作单进行按规律排序,部分幼儿操作时会出现问题。认真反思,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

1、活动中,习惯性地请举手的幼儿参与操作示范,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关注不够。以后的活动中也要适当地请没举手的幼儿参与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也能较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操作,掌握所学知识。

2、学习的层次性不强,我们一起学习了按ab、aabb的规律进行排序,而且两种不同的排序规律是一起学习、操作的,以至于幼儿在进行aabb排列规律的操作中出现许多错误。如果活动中能够在学习了按ab规律进行排序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检验与巩固的话,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好。在幼儿学习按ab规律排序后,再引导幼儿学习按aabb规律进行排序,相信幼儿能较好地掌握,操作时的正确率也会高一些。

3、教师提供的操作单和操作材料不配套,操作单小,操作材料很大,以至于让操作材料挡住了操作单上提供的排序规律,部分幼儿在操作中便会按自己的想法随意地进行排序。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谨记这一点,注重学具的设计和准备,为幼儿更好地进行操作提供良好条件。

[教案]《找规律》教学反思其一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教案]《找规律》教学反思其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0页到第53页的教学内容。教师能抓住这节课的重点授课,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和游戏活动,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欲望,从中发现这个规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先用谈话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探索规律时,将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学生初步发现这个规律后,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另外,我觉得教师在授课时的态度自然,能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板书时简单、明僚、清晰。

上午听了陈老师的一节有关排列的新课,听后有以下的反思:

1、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数学的真。感觉到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感悟生活的体验,课的开展首先以学生最熟悉的相片,让学生通过观察俩人一起照相有几种不同的照法?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比较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养成思考的习惯。

2、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数学的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的排列,很多物品上的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时,教师安排了新颖美观的课件,还专门在班级中挑选阳光帅气的同学作为相片中的人,从相片中的人,任意选取其中的三人或俩人拍照,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照法?学生有了课前的铺垫引入,在选人拍照时可以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如高矮、肥瘦、美丑、左右等的顺序。从而让学生了解排列是有序的,教师紧扣题目,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学生会明白,这样是为了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感受到美,在美中找规律,在课堂中其实也要数学美。

3、让学生自己去“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在课堂巩固练习中特别注重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学生与同伴之间的游戏、比赛、互赠礼物、一起拍照等活动。引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得知有些数学必须联系生活,如:互赠礼物是可逆的,俩人通话一次是不可逆的,互相握手也是不可逆的。通过让学生自己去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同生活问题不同方法解决。

猜你喜欢

  • 我喜欢的颜色教案小班反思(汇总3篇) 小麦田编辑精心挑选了这篇文章它的标题为“我喜欢的颜色教案小班反思”,阅读本文是您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的有效平台。...
  • 托班躲猫猫教案反思(精选3篇) “托班躲猫猫教案反思”的与众不同之处将在这篇文章中得以呈现。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 教师们必须完善教案课件,以确保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将这篇文章保存下来方便日后再次浏览!...
  • [教案]《我不能忘记祖国》的教学反思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是多元教育思维的具体体现,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教案]《我不能忘记祖国》的教学反思”,请查看本文中的实现方法和步骤! 《我不能忘记祖国》的教学反思范文 课文记叙...
  • 中班健康活动教学反思篇一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那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中班健康活动教学反思篇一,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应用于生活,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最...
  • 中班多吃蔬菜身体好教案反思(4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中班多吃蔬菜身体好教案反思,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引言:在健康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蔬菜对于孩子们身体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
  • 积极向上的演讲稿2分钟简短3篇 勤奋和努力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付出才能迎来回报,在将要站上大型场合的舞台时。编写演讲稿可以让你以最佳方式呈现你的思路,演讲稿可以让我们的演讲更加具有魅力,更容易收获掌声,有没有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主题演讲稿模板呢?我们在撰写“积极向上的演讲稿2分钟简短”时力求将内容讲解得深入浅出,相信这会对你产生积极效...